作者:睿卡音乐教育 日期:2017-04-24
家有小童初长成,宝贝长到两三岁,“学艺”成了家庭热门词。如何给宝贝选择兴趣班,如何培养宝贝的才艺?,如何在家给宝贝做音乐启蒙教育的引导,下面是睿卡整理了在各自的艺术领域,用手记的形式与家长分享心得,传授经验。
童谣入手,但不仅仅是听
0~5岁
一般提到音乐启蒙,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听童谣,的确这是一个好途径。但教授特地强调了,要达到真正的音乐启蒙,不能仅仅把童谣当成背景音乐听,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听音乐。
我们在读文字时,常常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这是我们视觉的想象力。这样的想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后天训练的,只不过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刻意训练而已。比如平时给孩子读书时,会给孩子进行讲解、和孩子对话、还会引导孩子观察,这些都是在训练大脑如何处理这些输入的信息。
听音乐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这就是听觉的想象力,也叫“音乐听想”(Audiation),可惜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从小没有进行有意识地启蒙。具有较好音乐听想的孩子今后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敏锐度都会更好,也就是我们说的乐感会更好。教授说,“在婴幼儿早期启蒙中,大部分都是多感官刺激的,唯独耳朵(音乐)的启蒙常常是孤立的,而这才是音乐启蒙的关键”。
“音乐听想”,这个名词听着非常高大上,其实早期启蒙做起来很容易,借鉴读绘本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地调动孩子其他的感官一同参与到“听音乐”,这就是主动听。比如,可以随着节奏哼唱、拍手、跳舞,因为只有当身体其他感官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时,我们的大脑才会“认真”接收信息,去尝试理解音乐传递的感受,这就是主动听音乐的方法,也是培养乐感的开端。
并不是说不能放背景音乐,但如果我们真的是认真想要进行音乐启蒙,就该保证每天有这样的15分钟,和孩子一起主动听音乐的亲子互动时间。
分享你爱的歌曲,营造音乐氛围
0~5岁
营造整个家庭爱音乐,生活充满音乐的氛围非常重要。爱书的父母养出爱书的孩子,爱音乐的父母养出爱音乐的孩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现在媒体会过于夸大古典音乐的重要性,比如都在说听莫扎特音乐的孩子智商更高,姑且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有根据,这样的渲染本身也就把很多父母和孩子通往音乐的道路关闭了。一个不那么喜欢听古典音乐的父母,带着很强的企图心来进行音乐启蒙,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而且最后一定父母和孩子都痛苦。
“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食物,当然不可否认要避免一些‘垃圾食物’,但食物种类的丰富保证营养均衡是大原则”。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即使是流行歌曲也没关系,引进童谣的同时,也可以把父母喜欢的音乐放给孩子听,唱给孩子听,聆听自己喜欢歌曲时的这份喜悦放松的心情,才是最感染人的。正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歌曲,放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听的时候的感受,“比如,这首歌曲让我想到了冬天的晚上;这个旋律让妈妈想要滑冰”。
这样的简单语言描述也是在告诉孩子,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可以去感受、理解和解读的。那慢慢地,孩子在听其他类型音乐时,也会有这样尝试表达的意愿了。
扩展音乐库,提高耳朵灵敏性
3~5岁
随着孩子习惯了主动听音乐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进一些古典音乐。这时,好选择的古典音乐是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或者有非常鲜明的乐器演奏的,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听觉想象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耳朵对于不同声音识别的灵敏度的。
推荐两部符合这类标准的古典音乐,比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这两部都是用不同的音乐乐器来演绎不同的动物,孩子不仅可以了解故事,也能了解不同乐器。当然,父母们是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有心的话,真的不能偷懒哦)。
刚刚开始引进古典音乐时,还是以兴趣为导向,不用每次听很长,每次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根据兴趣,选择一门乐器
5岁+
如果我们一直有意识地引入音乐启蒙,那孩子到了5岁左右就已经会有自己对于音乐的审美,她会有自己的偏好。过了5岁后,就可以根据孩子兴趣,选择一门乐器,进行更加正规系统的音乐学习。同时,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听现场演奏会,让孩子有近距离感受音乐的机会。
育儿不仅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想想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不是说非得让孩子学习乐器,但如果这是你的目标之一,但就要从现在开始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开始进行音乐启蒙。
如果你还没有这么明确的目标,那不妨和我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不要带很多功利心,更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局限了孩子。能力范围内,多陪着孩子一起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即使那是你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