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卡音乐教育 日期:2017-04-09
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人体五大感官中最先发达的是听觉。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就能听到爸爸妈妈的说话声、播放的音乐等外界的各种声音。宝宝不仅对妈妈的声音会做出反应,播放一些兴奋的歌曲时,他们还会踢踢小脚或扭动身体,这便是源于听觉发达的表现。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音乐启蒙教育中听的重要性。
音乐对宝宝的大脑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感性的右脑和理性的左脑同时产生影响。例如舒缓的古典乐能够刺激右脑,而附有歌词的歌曲可以刺激到左脑,因此,在0-6岁早期音乐启蒙教育期间,给宝宝听的音乐应该尽量的符合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性格
众所周知,音乐对人的情感有渲染作用,对宝宝的性格发展同样产生影响。给性格比较蛮横或散漫的孩子听安静的古典音乐,会让他们变得沉静,并对提高注意力有所帮助。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听古典音乐可以引导大脑出现让人可以集中注意的阿尔法脑波,这种脑波是人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才能产生的大脑意识状态。同时,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全世界共通的社交工具,拥有一定音乐表现力的宝宝,勇于表达、自信心更高、性格更开朗的宝宝,社交能力当然也更优秀。
语言
生活中,很多幼儿英语教师常常给孩子们听英文儿歌,这正是因为语言以音乐的形式能让孩子更快速的接受和吸收。音律也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对于经常接触音乐的宝宝,他们的大脑结构中会自然而然产生学习语言的(神经)机制联结。并且,节奏感知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认知技能,它帮助宝宝断句、理解语意以及分辨不同的语音。
数字/逻辑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掌控音乐的区域和掌管数字逻辑的区域是相同的。多样化的音乐的刺激能活跃相应大脑的区域,宝宝日后更容易掌握数学。另外,音乐本身是一种音符、调性、节奏、曲式等元素的复杂排列组合,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宝宝在接触音乐的同时,大脑自动运用思维来理解这些结构。如古典时期的音乐旋律悦耳动听、容易记忆,节奏模式也很丰富,长期欣赏和渗透古典音乐作品的宝宝可以提高思维逻辑与智力。
1、 想象力
音乐本身是抽象的,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宝宝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通常可以发现,经常接触音乐的宝宝在4-5岁之后,常常自己给熟悉的旋律配词歌唱,或 者干脆随心自由的哼唱一小段自创音乐。我们常说每一次音乐表演都是全新的“二度创作”,孩子对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更是如此,是音乐让孩子的想象和创新变成一种能力、一种习惯。
2、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在表现人的感情变化、心理活动、思维走向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让幼儿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参加音乐活动等,对幼儿的心理可以产生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刺激,使得幼儿的情感激发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强烈。而这种情感的冲动,正是对幼儿智力的启迪和促进,能够激发出他们巨大的创新思维潜能。
3、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听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幼儿欣赏音乐时,会对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使幼儿在听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加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是要靠听,幼儿在学习歌曲和律动练习时必须在记住歌词和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这又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4、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
幼儿通过感知,将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大脑,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增添幼儿的兴奋情绪和积极动力。幼儿经常接触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可以使幼儿心情愉悦,内心平静。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
5、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德育的发展
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都只能成为空谈。而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正可以为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存在的误区
1、给孩子听听儿歌就是音乐教育。
很多家长通过网站或者手机直接搜索下载儿歌,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孩子应该选择怎样的音乐,大多数父母还没有一种要去探索孩子特点和音乐需要的意识。而更多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随便下几首儿歌给孩子听便觉得这就是音乐教育了,然而,被动的听音乐并不能让孩子更聪明。
2、过度关注某一技能的资格证书和奖杯。
一般孩子4-5岁时,父母会开始考虑是否要让孩子学习某一乐器,但往往很多父母只是随波逐流。如今以考级为学习目标、老师的绩效和学生考级通过率挂钩的音乐培训机构不在少数,学习目标导致学习内容千篇一律、音乐教育变成工厂流水线一样,对孩子的创新思维、个性化培养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针对不同阶段宝宝进行音乐教育,父母应该这样着手:
1、0-2.5岁:刺激五感
未满18个月的婴幼儿主要以听觉为中心来刺激五感(视、听、嗅、味、触)。事实上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还无法明确地区分语言和音乐的差异, 给他们听各式各样的声音、不同风格、民俗、流派的音乐更有益于大脑开发。但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可能对某些乐器的音色或者歌曲风格产生哭闹情绪,应当在多样化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宝宝的反应,再筛选一些更适合宝宝的音乐。
另外:
1.家长随波逐流。
由于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以及当今社会竞争的异常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不少家长受速成心态唆使而刻意追求子女成功的目标。所以不少家长盲目地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一鸣惊人、光宗耀祖。他们节衣缩食为孩子购置昂贵的乐器,希望自己的宝贝能成为当代的莫扎特、贝多芬,却忽视了孩子在探索周围世界时那种多元化、广泛性的正当需求。一些家长不依孩子的兴趣为先导,不了解孩子的爱好特长,看见别人家孩子学乐器,自己孩子根本不想学,甚至五音都不全,却还要逼迫孩子继续练习。我们必须明白,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如果脱离实际,如果缺乏愉悦,将是不成功的教育;同样,孩子极不情愿地学习,不但学不到什么东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教师“一视同仁”。
当今社会的音乐普及教育鱼龙混杂。有些教师不分幼儿年龄大小,千篇一律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除了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能够最终走向成功之外,大多数孩子都无功而终。家长不仅搭进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最重要的是孩子只能在音乐殿堂的门前徘徊,始终走进不了音乐的广阔天地。幼儿的潜在感知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特点,发挥孩子的潜能,开拓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单一和枯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乐感,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如若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下面介绍几种教育方法仅供幼教人员参考探究:
1.情境教育法。
教师或家长有意识设置音乐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去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早晨幼儿起床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他们选择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玩耍的时候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的时候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此外,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轻松活泼的演奏会或文艺晚会,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当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且对音乐产生兴趣。
2.音乐游戏法。
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孩子的行动思维特点,引导孩子在听音乐的同时唱唱跳跳,把音乐和玩耍融于一体。孩子在倾听音乐的同时,逐步去模仿听到的声音和节奏,甚至哼唱出歌曲的音调。
3.引导鼓励法。
为了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来,父母可以在收听音乐和唱歌的同时,随着节奏在他面前挥舞手帕或彩带,也可以帮助幼儿做些有节奏的动作。另外,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耐心地启发诱导孩子。在孩子完成某个音乐活动时,老师家长依据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决不要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行正确的音乐启蒙教育方向,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