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中孩子音乐节奏感,到底应该如何培养?
浏览:54人日期:2018-03-30
柴可夫斯基曾说:“我的父母使我从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那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1、从小感受节奏魅力
大音乐家舒曼曾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之所以能在笔端流淌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就在于他有超乎常人的节奏感。而节奏感的形成总是从童年开始的。
”如今,不少父母都渴望将孩子培养成音乐人才,往往在其刚入幼儿园时便解囊购置乐器,令其从师学习,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些年轻的家长们之所以不能如愿,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孩子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2、节奏在哪里?
节奏是有艺术表现意义的乐音的强弱、长短关系之律动。同时,乐曲的强弱长短关系的周期循环规律就是节拍。它来源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节奏性。
春夏秋冬的循环,白天黑夜的交替,心脏脉搏的跳动,马儿奔跑的蹄声,机器轰鸣的节律,劳动号子“嘿啃嘿啃”声的快慢、强弱等等,都是音乐节奏与节拍的根据和源泉。
人们的情感、情绪也与节奏、节拍有关,如兴奋偷悦时节奏、节拍偏快、偏急,低沉忧郁时节奏节拍速度偏慢偏缓等。
3、音乐之路的起点
柴可夫斯基出身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的一个矿山,其父是运送矿石原料的马车夫,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家庭妇女。当柴可夫斯基还在掇裸之中时,他的母亲时常横抱着他,一面哼唱着乡土味十足的俄罗斯民歌,一面轻轻地拍打他,使他能在和谐的节奏中安然入睡。他醒来后,听见“的笃、的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方知是父亲回来了,于是就随着声音挥着小手臂。父亲一回家,就逗他玩耍,把他抱在双腿上,嘴里一面发出模拟马蹄的声响,一面轮流交换起左、右腿,使他东摇西晃,上下颤动,充分享受这一“节奏情趣”。
柴可夫斯基少年时,还经常到矿山附近的一所教堂里玩耍。他最喜爱聆听唱诗班那节奏分明的赞美诗,从中汲取音乐养分。柴可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母使我从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
我们可从柴可夫斯基的话语中得到启迪,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对于孩子幼儿音乐教育的学习,孩子的音乐之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