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幼儿音乐课是怎么上的?
艺术教育 2019-09-20 08:56观看:69次来源:睿卡艺术教育
我们从小到大都一直被家长拿去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什么都会,总之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永远追不上的一个人。在音乐造诣上,幼儿如何超越别人家的孩子,爱上音乐课?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别人家的幼儿音乐课是怎么上的!
教师与幼儿的配合默契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童趣的。老师想达到与幼儿之间的默契配合,就要想办法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解释教师的授课内容。那就需要教师童化自己了,把自己当成幼儿,语言上要童化,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以童心唤童趣”。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的象孩子们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创设唱歌情景,让幼儿想唱歌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创设场景呢?教师通过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想要唱歌。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
因此,在教学中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孩子在做游戏的的时候也记住了歌词,开开心心的就把歌学会了。
引导幼儿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
1、通过动作,表现音乐。要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情节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2、通过图画,展现音乐。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乐曲描绘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实践表明:
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让幼儿真正的爱上音乐,还是要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有技巧的去带领幼儿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的遨游。